医学世界的“魔术师”:量体裁衣,增加生命的宽度与厚度

2018-03-20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有一种状态在病与非病之间,有一种功能在失去与拥有之间,有一种治疗在吃药和手术之外,这,就是有“第三种医学”之称的“康复医学”。它被誉为医学世界里的“魔术师”!“康复很神奇,是魔幻的医学,它像魔术一样,赤手空拳祛除病痛,帮助病人恢复功能。”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康复科学科领衔人程安龙说。

  程安龙口头禅:“活到老,学到老”

  喜欢挑战,迎难而上

  也许和大多数医生的从业经历不同,程安龙并不是一开始就选择的康复医学,而是半路转行。1970年程安龙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随后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从事临床工作,一做便是20多年。从一名普通的执业医师成为神经内科主任,晋升主任医师、教授。然而在前途一片光明之际,他却突然放弃神内,选择了康复医学,“我这个人很喜欢有挑战性的事物,康复医学是一个既有前景也有挑战的专业。”

  程安龙坦言,作出这个决定,并不是一时冲动。调查显示,我国现有各类功能障碍患者至少8000多万,其中真正得到康复的不足10%。比如说发病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发病之后不但有巨大的致命风险,大概75%的还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各种功能障碍。积极、及时、正规的康复介入,6个月内,约1/3患者可恢复实用手,70%患者能行走,50%患者日常生活能自理,30%患者恢复一定工作,但目前国内还没有达到这个诊疗水平。

  “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很高,一年有几百万人,在神经内科临床工作中接触的患者,很多生活不能自理。一人中风,全家受累;如果病人能够生活自理了,全家也就解放了。而当时国内康复医学发展相对滞后,从事康复,对国家、社会甚至个人都是很好的事情。”而后,他多次出国考察、学习,开始步入康复医学领域。

  一切归零,厚积薄发

  尽管有了神经科的深厚功底,但一开始,程安龙还是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当时国内康复医学正处于起步阶段,设备、理念、技术等都是从国外引进,从事这个专业的人员也是寥寥无几。为了少走弯路,他下苦功了解熟悉整个康复医学的概况,赴新加坡、澳洲、日本、香港等地参观学习、交流进修、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与香港伊丽莎白医院康复科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举办康复学习班。

  程安龙(前排右七)在上海主办全国第三次康复治疗学术大会

  到新加坡中央医院参观交流

  与英国皇家物理治疗师交流

  主办全国性康复学习班(前排右五)

  参加全国脑血管病康复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前排左一)

  1998年,程安龙出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在他的带领下,经过不懈努力,六院的康复医学迅速崛起,成为上海市前列。2016年,程安龙与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结缘,担任医院康复科学科领衔人。彼时,他已经是上海市康复医学界声名远播的专家:主持脑血管病三级网络建设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任上海分中心主任);其脑血管病流行病学调查课题获军队科技成果奖......令闻广誉。

  谈及缘何加入蓝十字,“这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如此大规模的脑专科医院,500张床位,这么多病人,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下大功夫。”他认为,脑科以神经康复为主,难点在于首先要对病人认真的评估,评估后了解处于哪个阶段,然后针对性地进行康复治疗。“每个人的病情不一样,治疗方法也不一样,需要灵活运用,对症采取方案,很有挑战性。”两年来,蓝十字康复科团队在上海市康复医学质量控制检查中连续两年获得优秀。

  蓝十字康复队伍日渐壮大

  心存爱心,厚德载物

  把不可能变为可能,不依靠手术和药物,通过力、手法、声、光、电、磁、频谱、速度、温度等一系列的手段,魔术般地唤醒患者正在失去的功能,同时也预防和减少因为疾病引发的后遗症......这正是程安龙及团队所从事的康复医学。“康复医师不仅要懂得康复,同时还要具备临床神经内科医生的一般能力、急诊急救及脑卒中三级防治等专业技能,苦且快乐着。”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脑梗的女病人,走路不行,在外院接受了2个月的康复治疗,不见效果,于是便找到他,最后发现是训练方法不对,经过调整治疗方案,半个月直接能走路了。“康复除了要早期康复、主动康复,还必须要对症治疗,发现问题出在哪,比如为什么走路不行,有很多原因,可能是关节活动度不行、平衡有问题或者肌电不同等,首先要进行专业的评估,找准根源,循序渐进,根据不同的病人、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状况,选择不同的治疗办法,量体裁衣,个性化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指导患者等速肌力训练

  指导患者在悬吊架下训练

  指导患者步态姿势训练

  指导患者在平衡杠上步行训练

  在程安龙及团队的努力下,很多人走向康复,重拾生活的希望,比如硬膜下血肿的东海老船长、脑梗死的日籍华人与中学老校长等等。问他有多少患者在其帮助下走向康复,程安龙不加思索,脱口而出,“那不记得了,没有统计过,不过真的是很多。”说话时,他眼里满是骄傲的笑意。“康复医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而且一定要有爱心。康复往往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爱心是做不好的,有爱心才有耐心,一遍不行做两遍,才能把工作做好。”

  不忘初心,康复领路人

  2017年11月19日,适逢上海市医学会百年华诞暨上海市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专科分会成立65周年,程安龙与另外7位为上海康复医学事业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老专家一起被评为上海市“康复领路人”,来自全国康复领域专家、兄弟省市学会以及上海市各大医院、学校相关人员600余人见证了这一时刻。

  程安龙出席“康复领路人”颁奖大会

  对于获奖,程安龙主任显得十分平静,指出,康复医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正趋于智能化。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目前康复医学发展迎来了新的高潮,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和临床科室参与康复医学临床工作,这是老一辈康复医学人都希望看到的。“我现在依然挚爱这份职业,并充满信心。”

  “青年强,则康复强”,程安龙对青年人倾囊相授

  此外,他坚定地表示要继续坚守在临床康复的第一线,培养好青年一代,“青年强,则康复强。蓝十字是脑专科医院,神经康复专业化是必然的,要顺应康复医学发展的潮流,提高康复质量,不断朝着规范化、程序化、精准化的方向努力。”接下来,他将着重加强对年轻治疗师的康复技能与操作培训,把自己20多年的经验倾囊相授。

  “临床医学给生命以岁月,康复医学给岁月以生命,人的生命不仅要有长度,而且还要有宽度和厚度。如果说临床医疗延长了患者的生命长度,那么康复医学则承担着增加患者生命的宽度和厚度的重要职责。”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这正是康复医学工作者的伟大之处,化“腐朽”为神奇,一如康复“魔术师”程安龙!

此文章仅作为临床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使用!

上一篇:神外专家潘仁龙 | 精良医术铸口碑 春风化雨润人心

下一篇:摆脱帕金森困扰,阿姨找到了“稳稳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