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脑血管病病区张琪博士团队成功为一位具有高破裂风险,表现为头晕症状的颅内大型动脉瘤患者,实施了先进水平的“血管导向装置 Pipeline” 技术治疗,让其转危为安。
七旬老太头晕原来是大型动脉瘤
76岁的陈阿婆(化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30 余年,最高血压收缩压 160 mmHg,舒张压 100 mmHg。一个月前突然出现头晕并摔倒,后在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A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建议手术治疗。这颗深藏于颅内的不定时“炸弹”,让患者感到惶恐不安。为谨慎起见,家人带她到上海寻求进一步治疗,后转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DSA检查确诊: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瘤颈 6mm,瘤体 13 mm* 15 mm,属于大型宽颈复杂动脉瘤。该动脉瘤有持续增大并有破裂风险,手术指征明确。
大脑中动脉瘤约占颅内动脉瘤的 15%-20%,其中分叉部动脉瘤 ( Middle Cerebral-artery Bifurcation Aneurysms, MCBIF) 最多见,约占80%,且多为宽颈动脉瘤。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破裂出血常合并颅内血肿,较其它部位动脉瘤更多见,常导致患者 Hunt-Hess 级别较高及预后较差。MCBIF动脉瘤一旦发生破裂,其死亡率及残疾率较高,即使送至医院进行有效的诊治,一部分病人仍然会留有不同程度的的后遗症,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只要确诊了 MCBIF 动脉瘤,应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减低其致残率及病死率。
▲ DSA 检查确诊: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血流导向装置化解难题
患者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累及多支主要的分支血管,手术难度极大。开颅手术创伤大,分离动脉瘤困难,传统介入栓塞则面临难以保护分支血管的困难。
此外,对于大型动脉瘤,传统的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效果并不理想,不仅术后可能加重动脉瘤的占位效应,而且远期复发率超过五成。血流导向装置的发展更新了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理念,即从瘤囊内填塞向血管壁重建的转变,对大型或巨大型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结果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开启了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新纪元。
血流导向装置是具有高金属覆盖率的密网孔支架,动脉瘤颈处金属覆盖率30%~70%,既能显著减少动脉瘤内血流,促进瘤囊缩小,又不影响穿支血管通畅,是一种更加理想的治疗手段。
为了让患者获得较佳的治疗效果,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张琪博士决定采用血流导向装置来化解难题。张琪主任在完善术前检查及评估后,迅速制定周密的手术方案,于 8 月 1 日进行了血管导向装置 (Pipeline) 置入术。
Pipeline栓塞装置 (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PED) 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的首个血流导向装置,最初仅针对有限类型的复杂动脉瘤(大型、巨大型、宽颈动脉瘤),但其使用范围正在逐渐扩大,越来越多地用于更多种复杂动脉瘤的治疗。
▲ 张琪博士正在为患者手术
历时2个小时 血管重建成功
尽管血流导向装置 Pipeline 的治疗效果显著,但是操作难度系数也较大,对术者的技术要求很高。血流导向装置 Pipeline 要求术者非常熟悉支架的性能、特点和关键步骤的注意事项,并且需要高超的血管内操作技能。
术中,在长海医院李强教授指导下,张琪博士在刘春医生、周林华医生协助下把释放 Pipeline 的微导管越过瘤颈并送到理想位置,在动脉瘤内的一枚弹簧圈保护下,再用支架导管把 Pipeline 送到微导管里面,通过路图为支架准确定位,让其正好覆盖瘤颈,最后把支架导管回撤。整个手术过程十分顺利,造影结果显示动脉瘤瘤内造影剂明显滞留,载瘤动脉通畅,行正侧位造影颈内动脉正向血流良好,血流导向作用显著,分支血管均未受影响,患者获得了理想的血管重建。
▲ Pipeline 远近端及过弯贴壁良好
▲ 支架完全释放后造影,动脉瘤显影变小,造影剂明显滞留
“如果用传统的多支架覆盖瘤颈,不仅步骤多,而且要求填塞大量弹簧圈。但我们采用血流导向装置则可不用填塞或者填塞少量弹簧圈,如此一来,占位效应就可减轻,动脉瘤也会逐渐缩小。”
张琪博士表示,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可以重建血流方向,使动脉瘤血栓化,逐渐萎缩消失。血流导向装置作为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重大突破,体现了从传统的动脉瘤囊内填塞向载瘤血管重建的治疗理念上转变,为复杂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带来了全新方法。
目前血流导向技术已在国际及国内大型神经外科中心逐渐开展。此项技术在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的成功应用,代表了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方面紧跟领先水平,将为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