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神经内科4A病区主任席刚明教授,带领团队通过使用血流导向装置(密网支架)一次性成功治疗颅内同一部位的多发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的使用让手术更加微创、简便、安全,其为颅内复杂多发动脉瘤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患者为59岁女性。因近期出现头晕、头痛伴视物模糊入院就诊,行磁共振检查发现右侧颈内动脉C6段可疑小突起,考虑脑动脉瘤。行脑血管造影提示,右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多发动脉瘤。
▲ DSA提示,右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多发动脉瘤
席刚明教授分析认为,该动脉瘤不规则,破裂风险大,建议积极治疗。但该动脉瘤位置不适合显微手术夹闭治疗,而常规支架辅助栓塞难以实现眼动脉起始部动脉瘤栓塞,后期动脉瘤进展及复发风险高,较好的治疗方式为血流导向装置置入。大家一致同意治疗方案,与家属详细解释沟通后,同意进行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治疗。
血流导向装置是一种具有血流导向作用的在动脉瘤载瘤动脉上使用的血管内密网支架,其通过紧密编制的支架网孔,引导血流的流动方向,使得流入动脉瘤的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造成动脉瘤内的血流减缓、瘤内血栓形成,促进动脉瘤开口处的血管内膜新生、并最终覆盖动脉瘤开口,使得血液无法再流入到动脉瘤内,以达到彻底治愈动脉瘤的目的。
血流导向装置的发展更新了颅内动脉瘤的治疗理念,对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治疗结果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可在无弹簧圈或疏松填塞弹簧圈的情况下使动脉瘤完全闭塞,具有手术微创,操作简单,安全性相对更高,在降低和防止动脉瘤的远期复发方面更具优势。该治疗方式开启了颅内动脉瘤治疗的新纪元,让临床医生和患者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充分完善术前准备后,11月6日上午,席刚明教授在麻醉科和介入手术室紧密配合下,历时两个小时顺利进行了右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多发动脉瘤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置入术。术中,微导管到位后缓慢释放血流导向装置到达术前预定位置,造影显示血流导向装置贴壁良好,完全封闭了动脉瘤瘤颈。多角度复查造影显示,动脉瘤瘤腔内有明显造影剂滞留,载瘤动脉和分支血管血流正常。术后CT检查,颅内未见出血,手术顺利完成,顺利拆除埋在患者脑子里的“不定时炸弹”。术后,患者顺利苏醒,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目前,患者已康复出院。
▲ 席刚明教授团队在为患者手术
▲ 造影显示血流导向装置贴壁良好
席刚明教授介绍,颅内动脉瘤其实不是真正的肿瘤,而是发生在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这类血管壁的膨出,往往提示局部血管壁的薄弱,可以理解为汽车轮胎老化后的“鼓包”,其可能随时“爆胎”导致脑出血,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甚至死亡,因此又被称为脑内“不定时炸弹”。
文献报道,约5%-7%的人们患有颅内动脉瘤。也就是说100个成年人当中,有5-7个人会患上颅内动脉瘤,而且在第1次动脉瘤破裂的时候,有30%的人会当场死亡。而第二次破裂后致残和致死率约为60%~80%。所以颅内动脉瘤就像是埋藏在人脑中的一颗“不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一旦引爆,后果不堪设想。
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大多并无明显症状,有些动脉瘤破裂前会出现警哨性症状,也仅表现为头痛、头晕,因此颅内动脉瘤不容易被发现。那些被发现的颅内未破裂动脉瘤,大多是检查其他疾病时,意外发现的。动脉瘤的常规无创筛查方式包括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和CT血管成像(CTA),但最终的确诊,需要依靠金标准——脑血管造影检查(DSA)。
目前造成颅内动脉瘤的病因尚不甚清楚,多数学者认为颅内动脉瘤是在颅内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的基础上引起,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管炎与动脉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如何预防脑动脉瘤?席刚明教授建议,首先要控制血压,注意动脉硬化的发生;第二要改变现有不良生活习惯,比如嗜酒、高脂、熬夜以及缺乏运动等;第三要尽量保护自己,避免遭受重大外伤,尤其是头颅外伤。
此外,冬季天气寒冷,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气温的降低通常会引起血管的收缩,导致血压陡然升高,从而引起急性脑出血的发生,大家在季节一定要注意及时添置保暖衣物,同时在运动前注意做好热身运动。
此文章仅作为临床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