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温暖叫医患情深

2021-04-02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医学的温度,

是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的温度。

医患之间,互相珍惜,互相给予,

医学才是温暖的。

有时,去治愈;

常常,去帮助;

总是,去安慰。

  度过一劫 感恩社会

  他,是一位出租车司机,性格豪爽,乐于助人,也充满着正义感,因为姓刘(化名),所以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刘”。

  老刘在2017年10月的一个晚上约凌晨2:00,开完出租车回家,刚掏出钥匙准备打开家门的时候,头顶忽然感觉整个一圈都如同“空”了一般,即刻晕倒在地便什么也不知道了......

  老刘晕倒后,家里人发现及时,马上拨打120急救电话,叫来救护车把他送到就近的某区中心医院抢救。经检查发现,原来是左脑大面积脑溢血,影响到功能区,右侧肢体瘫痪,处于重度昏迷中。

  在抢救过程中,医生发出了多张病危通知书,家属已经绝望了,连寿衣都准备好了。

  “没想到,我的命算是挺硬的。”老刘这样回忆道,“我昏迷几天后居然苏醒了,单位领导来看我,都十分惊讶地感叹我非常幸运。”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老刘被转院送到了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6A病区进行保守治疗,期间通过高压氧及康复训练四个多月,渐渐地原本麻木瘫痪的右侧肢体开始有感觉了,而且逐渐开始能动起来了。

▲ 病友及家属们

  热心的老刘觉得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医护水平高、服务优质,医护人员都把他当做亲人一样对待,感觉如同在家里一样温暖。于是,他逢人便说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非常棒,这是通过亲身体验建立起来的信任。

  发现“不定时炸弹” 拯救她及家庭

  近期,经老刘介绍,一位病友到蓝十字脑科医院就诊,这位年近六旬的范阿姨(化名),没曾想,在进行入院CT加强及MRI核磁共振检查后,影像医学显示,她不幸患上了号称颅内“不定时炸弹”的脑血管瘤。而且,这枚“炸弹”所处的部位既隐蔽又很“凶险”。以致于那家医院两次检查她头部时,竟然没有发现这枚“不定时炸弹”。

▲ 周六,技师申颖在为范女士做康复锻炼

  这位女士及她丈夫都十分感激司机老刘,她丈夫激动万分地紧握老刘的手说道:“多亏有你的推荐来这里呀,你不仅挽救了我老婆的生命,你这是救了我们一家子呀!”因为这位女士结婚比较晚,独生女儿现在刚读初中,孩子不能没有母亲。“要是这枚不定时炸弹不经意间突然‘爆’了,后果真的不堪设想啊!”范阿姨的丈夫每谈到此,心有余悸地如是说道。

  德艺双馨好技师 用心服务赢口碑

  老刘住院期间,几乎每天都要到康复大厅进行锻炼,从脚踏车到手脚都需要协调运动的锻炼机械,他都认真地完成锻炼,休息时,在与病友谈到医院康复科哪位技师较优秀时,老刘及其他病友及家属都一致公认:“申颖是其中最棒的一位技师。”

  为什么这样评价她呢?

▲ 为病患做康复训练的申颖

  因为,申颖不仅服务态度好,细心加上热心主动为病患进行康复训练;更主要的是,申颖能刻苦钻研技能,利用业余时间,翻阅资料并小心求证,为不同的病患制定不同的训练康复方案,“因人而异”,“量身定制”替病患解决问题。“这样肯动脑的技师是非常少见的”,老刘如此评价申颖,“我在其他医院里没见过这么认真负责、且肯钻研服务技能的技师。”另外,申颖设计的“因人而异”的康复训练方法,不仅经患者的亲身体验被证明确实有效外,还得到了其他医院康复科主任的肯定和赞扬。

  旁边其他病友也对申颖赞许有加,说着说着竟然流泪了。老刘忙解释道,“在给我们不同的病患做不同的锻炼内容时,申颖真的很用心,一是把病患当亲人,甚至比亲生女儿都要亲;二是累了苦了从来不讲,我们发现她颈部贴了很多膏药时,才知道,原来是她连续为病患做锻炼几个小时后,颈椎,腰椎和手臂、手腕多处酸痛难忍,有时下班后手都抬不起来。”

▲ 说到申颖用心为自己做康复,病患感动得流泪了(左图)

  “在这里,申颖获得的感谢信和锦旗是最多的。”老刘也感动地如此说道。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在申颖的带动下,申颖所在技师班组都非常能吃苦耐劳,辛勤地工作着,用心和汗水滋润着病患的心田,象冯红红等总是用弱小的身体扶起比她们自身重一倍的老人身躯,给他们做站床训练,拉手练习,有需要搀扶的马上去搀扶,等等;每天,还主动对康复大厅进行清扫和消毒等,保持环境整洁和舒适,让病患在温馨整洁的“家”里得到安全而又周全的康复锻炼,尽早健康顺利出院这是所有医护人员的心愿。

▲ 双休日,仍在工作中的技师们

有一种温度叫医患情深,

医患之间,并非一般的消费与被消费的关系;

也不是商品社会中的买卖关系;

而是相互信任、关爱与尊重......

上一篇:喜讯 | 祝贺她们荣获新希望集团“三八红旗集体”及“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下一篇:凝聚青春力量 勇挑保障重任 |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担当新冠疫苗接种光荣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