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最烈的酒、蹦最野的迪、熬最晚的夜——在肆意狂欢中,肝癌这个“隐形杀手”可能正在悄无声息地靠近。
海南卫健委“健康新海南”公众号2025年4月18日报道,28岁的李先生确诊乙肝已有十多年了。但他仍然抽烟、嗜酒长达十年,每天都要喝半斤40°的白酒,抽40支烟。此外,他还经常熬夜玩手机、刷短视频到凌晨一两点。
3个月前,他因食欲不振、恶心、腹胀来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令他惊讶:乙肝和酒精肝导致他的肝硬化进展到了终末期,除此之外,他竟然还得了原发性巨块型肝癌。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国原发性肝癌发病人数 36.77万,位列各种癌症新发病人数第4位,发病率位列第5位。2022年因原发性肝癌死亡人数31.65万,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均位列第2位。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肿瘤科(放疗)主任王晓东介绍,肝癌在早期阶段往往不会出现明显症状,当患者明显感觉到身体不适时,病情往往已经发展到中晚期阶段。病程进展时,患者可出现:
1、肝区疼痛(多为右上腹或肚脐上方的疼痛感),这种疼痛像被重物压着一样持续隐隐作痛,也可能表现为一阵阵的胀痛或针刺样痛,晚上睡觉或身体疲劳时往往会加重。
2、消化道不适,会出现食欲下降、腹胀难受、恶心反胃等情况。但由于这些表现太常见仍有不少患者会误以为是肠胃问题。
3、反复发热:体温通常在37.5℃到38℃之间波动,少数人可能烧到39℃以上,用普通抗生素治疗无效。
4、通过体检,可发现患者肝脏肿大、皮肤和眼白发黄、腹部积水等体征。
可以说,肝癌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隐形杀手”。王晓东主任介绍,肝癌治疗的特点是多学科参与、多种治疗方法协同,其常见治疗方法包括肝切除术、肝移植术、消融治疗、血管内介入治疗、放射治疗、系统性抗肿瘤治疗、中医药治疗等多种手段,各种治疗手段均存在其特有的优势和局限性,且适应证互有重叠。应根据肿瘤大小、肿瘤病理类型及分期,以及患者身体状况等因素科学评估,及时采取适合个体病情特点的综合治疗方案。
▲ 体部伽玛刀治疗
对于不能手术且未发生转移的患者,或者手术后出现复发的患者,放疗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可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肝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指出,局部治疗对于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手术通常是首选的局部治疗方式,而对于不可手术的患者,其他局部治疗手段如射频消融、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放射治疗等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中,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技术可给予肿瘤局部更高剂量照射,同时更好地降低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达到更满意治疗的同时毒副作用更轻的目标,推动了放射治疗在肝癌中的应用。
关于癌症,世界卫生组织(WHO)曾提出三个“1/3”原则:
● 1/3的癌症可以预防:通过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致癌因素等措施,可以预防部分肿瘤的发生;
● 1/3的癌症患者可以治愈:通过早期发现和治疗,许多肿瘤可以在早期阶段得到根治;
● 1/3的癌症患者可以延长生命,提高生存质量:对于中晚期患者,现有的医疗措施可以帮助他们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
王晓东主任表示,对于肝癌来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样关键。而根据《中国肝癌一级预防专家共识》,我国肝癌的病因学相对比较明确,主要病因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蓝藻毒素、吸烟、饮酒、肥胖、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等。
因此,日常生活中,有相关病因的人群及家族遗传史者,可接种肝炎疫苗进行主动预防;饮食上不吃霉变食物,不吃或少吃含有亚硝胺类物质多的食物,少吃烧烤及腌制食品;同时,还应做到戒烟戒酒,规律作息,多锻炼,心放宽。
王晓东主任最后还提醒,平日里要密切关注自己身体的不适和变化,发现不明原因发热、不明原因肿块、腹胀腹痛等异常信号,要警惕患上肝癌的可能性,及时到正规医院求诊。
部分参考文献:《中国肝癌一级预防专家共识》、《肝癌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等
版权声明:部分图片源自摄图网,如有版权纠纷,请及时联系医院。一经查实,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