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主任李鲁萍:生命一线的防护者

2016-10-27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李鲁萍医生:给予生命力量与保护

  安静而沉闷的ICU重症监护室里,粗重又费力的呼吸声,浓痰卡在气道里的呛咳声以及监护仪器的滴滴声.......这便是李鲁萍倾尽心力的地方,常常被称为“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李鲁萍是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外科ICU重症监护室的主任。ICU收治着全院最急、危、重的患者,重大手术后或者脑出血、脑梗塞患者,时刻游走在死亡边缘,极小的感染都可能夺去他们的生命。

  “现在患者有23名,最多的时候是27名,最近几天有几名患者好转转去普通病区了。”今年是李鲁萍从医的第45个年头,记不清参与了多少次抢救,把多少人从死亡边缘拉了回来,而每一天,她都不知疲怠,全情投入,用自己的真诚与投入守护一个个生命垂危的病人。“病人好了,平平稳稳的出了ICU,我的责任就尽到了,这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最初的理想是当兵,朦朦胧胧走上从医路

  出生于军人世家,从小受父亲“听党的话、对党忠诚”的熏陶,李鲁萍最初的理想是当兵。却阴差阳错,适逢上海医务人员急剧缺乏,开始大量招收医务人员,李鲁萍怀着满腔热忱响应党的号召,凭着良好的素养,一举被选拔上,从此走上了从医的道路,与医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鲁萍早年从医与患者合影

  “我个性要强、不服输,始终憋着一股劲,认为干一行就应该爱一行,什么重活、累活我都抢着干。”白天干临床,晚上读夜校,从医士、医师、主治医师到副主任医师,一步一个脚印,从三甲胸科医院到蓝十字脑科医院,一直坚守在临床一线,一干就是一辈子。

  每天来得最早、走得最晚,时间仍不够用

  李鲁萍总是坚持每天5点多起床,挤一个小时左右的公交,和医院门口的保安第一个打招呼。“主任是每天来的最早、走得最晚的。”副护士长丁腊梅说,“主任这一辈子学医、行医都是为了病人,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了病人身上。”

  查房,交代管床护士注意事项

  早上6:30到科室,将23位患者的情况查看一遍,审查病人的病历、用药及化验,核对化验单,进行用药调整,交代管床护士注意事项,8:00为10多位昏迷患者扎头针,9:30做纤支镜治疗安排,下午13:00花半个小时匆忙吃一顿简单的午餐,14:00赶到神经内科为一位帕金森综合征、反复高热患者会诊,15:30家属探访,和家属沟通、解答疑虑,16:30继续纤支镜治疗,19:00应家属要求,利用下班时间到神经外科给一名车祸脑外伤昏迷2年的患者和一名脑血管痉挛破裂昏迷患者扎头针、做推拿......一般晚上7、8点回家,有时9、10点甚至不回家。

  为患者扎头针

  ICU患者抢救千变万化,生命体征24小时监护,氧低了、呼吸骤停了、血压骤升骤降、神志突然变差了、尿少尿多了......患者每一个细微的变化,ICU医生都需要在第一时间察觉,并及时查明原因、对症采取措施。“相同的症状,不同的患者,从用药到抢救措施都是不同的......我总觉得一天的时间不够用,恨不得一天掰成两半用。”

  你看到的,仅是她每日工作中的一部分

  上午9:30,李鲁萍开始给一名69岁的脑出血患者做纤支镜治疗。ICU有很多这样的长期卧床患者,肺部感染严重,咳嗽、吞咽等反射差,需要不定期做治疗。一个小时后,治疗结束,病房里的温度不高,李鲁萍已经全身冒汗,脱下塑胶手套,可滴出汗来。

  进行纤支镜治疗

  其实做纤支镜治疗对医生来说并不轻松,“一个治疗下来一个小时甚至更长,过程中患者随时可能出现氧低的情况,要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因此医生注意力需要高度集中,一边将纤支镜软管送达特定位置抽吸,一边盯着监护仪上的指征。医生全程一直弯腰站着,腰都断了,年轻人都受不了,”有腰椎盘突出的毛病的李鲁萍通常一天要做4-5个,最多的时候还一天做了7个。

  汗湿的双手

  但这仅仅是李鲁萍每日工作中的一部分。

  大夏天,骑自行车往返一个多小时到外院,只为一个化验参照数据;大冬天,半夜12点赶到医院抢救;为了早点到科室、不错过第一班公交,宁愿再早起半小时;连续三天在医院守候一位病况不稳定的患者,凌晨还起来巡视病房;相较于休息、旅游,更愿意守在病人身边;牺牲休息时间到别的科室额外为患者扎头针、推拿,进行纤支镜治疗;自掏腰包给患者买药,患者送的红包、礼物即使小到一个月饼也总是以‘只是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委婉拒绝;已经出院的患者,几个月甚至几年,仍保持不间断的联系......

  翻阅了5年,书里做满了笔记

  每天紧密的工作之余,李鲁萍仍是保持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学习习惯,随身携带小抄,等车的时候,坐车的时候,空闲的时候,“只要为病人好的我都愿意去学”,插管、动静脉穿刺、药理、心率控制等,积极参加培训班,通过资格考试,专门找老专家学习中医针灸、推拿、穴位注射,俨然成了中医行家。

  “主任是我们的大家长,把我们当儿女一样对待,跟着她学到很多。”在李鲁萍身边5年多时间,从一名普通护士成长为今天独挡一面的护士长,丁腊梅说这一切归功于主任的言传身教,“主任总是教导我们科室的年轻医生、护士,要趁着年轻多学习,不吝手把手教,一对一指导培训、设计试卷考核,并总抱着开放的心态和我们探讨。生活中有什么事,也都愿意和主任说,她也总是想办法替我们解决,是我们的严师更是慈母。”

  把病人当亲人,病人是心里永远的第一位

  “患者在她心里永远的第一位的”,是家人、朋友、患者家属对李鲁萍的一致评价。

  常年每天只睡4-5个小时,如果这一天得知某位患者情况不好,睡觉想着,出去旅游的时候也想着,电话不停地打回医院询问,“医院考虑到我个人的身体情况,一周给我两天休,我也最多休一天。在医院工作再长的时间我也不觉得累,但奇怪的是,一走出医院,几分钟我就很累了。所以我一般不愿意休息或者出去旅游,还是待在病人身边踏实。”

和患者交谈

  90多岁的老母亲摔倒骨折,住在蓝十字脑科医院7楼一个多月了,“我见他们ICU的护士、医生都比见她多。要找她,也只能通过护士传达,但往往得到的答复是‘主任在忙’”。李鲁萍一般早晚或者到科室会诊经过7楼的时候顺道看一下母亲,每次都是匆匆忙忙,母亲感叹“都住到她工作的医院了,见一面还是这么难”。

  两根小黄瓜,几块鸡肉,一个馒头,冲上一碗椰奶,她说:这就是晕素搭配的丰富午餐

  原本不善家务的丈夫,自部队退下来后,操持着整个家,现在的家务活做得比李鲁萍还好。谈及家人,李鲁萍更多的是歉疚,没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因此总是在少有的休息时间里,把冰箱塞得满满的,或者做一顿大餐犒劳家人,“我平时没为他们做什么,这也算是补偿吧。”刚过去的中秋节,浙江好人“郑昌根”给李鲁萍打手机没接到,知道她忙,又往家里打去,丈夫接的,两人像朋友般聊了很久。郑昌根高位截瘫32年,数次病危,在蓝十字脑科曾得到了李鲁萍的精心救治,早已把她当成了自己的亲人,如今这份情谊更是蔓延到了李鲁萍的生活中。经常和丈夫念叨这些曾经的患者、现在的朋友已然成了李鲁萍的习惯。

  既是医生,又是家属最信任的朋友

  “李主任,总是忘了自己的年龄,一心为病人着想,技术还特别好”,患者陆国雄的妻子如是说,“老伴肿瘤全身扩散,5、6年了,花了很多钱,李主任每天嘘寒问暖,考虑我家的经济能力,总是开些实用又经济的药物,这让我很感动。”“你是李阿姨,不是李主任,因为你是救命恩人”,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守候,坚持为扎头皮针、推拿、穴位注射后,脑干出血深昏迷患者陈元珍奇迹生还后朴实告白。在患者眼中,李鲁萍就是他们的守护神,在家属心中,只要李主任在,就是安心的。

  瘦弱的背影,步伐却异常坚定

  “医生是信徒,信仰生命无价”,这句话在李鲁萍身上得到了较好的验证。只要在医院,在病人需要的时候,她总是全身的神经细胞被调动,随时处于临战状态,为病人的好转而喜、恶化而忧,不疲不怠,守好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问她什么时候会离开临床,熟悉她的人都会替她回答:“她不会舍得离开的,这里就是她生活的支撑!”

上一篇:湿毛巾贴地面驴打滚!火灾逃生从“医”学起

下一篇:世界卒中日 关注中年人的卒中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