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实力收获全球品质医疗“金印章”,一次性顺利通过JCI国际评审,成为通过国际JCI认证的脑科医院!迎评期间,全院上下发扬了奉献精神,发挥了亮剑作风,攻坚克难,披星戴月,舍小家顾大家,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在此,整理了部分科室和个人的体会和感悟,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病区
1、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
在迎接JCI期间,全院上下一条心,从院领导到医生、护士、护工、保洁,每天加班加点按着JCI的要求与标准,规范地做着每个细节。科室很多同事以院为家,经常加班加点到凌晨3点,不求回报,无私奉献,以一种责任与使命来完成本职工作。科室所有的物品按5S的要求摆放,所有的医疗文件、护理文件按科级、院级要求呈现;科室所有的危重病人三短六洁做的非常到位,床单位每天更换,生命体征严密的监测,24小时监护;所有一次性耗材按院感要求合理的使用。所有的仪器表面一尘不染。在宣布JCI通过的一刹那,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2、功能神经外科病区
自启动JCI倒计时180天开始,科室加班、熬夜成为常态,无论个人或家人有什么事情,全都抛在脑后,科室的护士,哪怕是怀有身孕的,均全身心的投入到JCI评审中来。JCI评审5天,3A病区连续被迎检了4天,那种不安和焦虑历历在目,加班到凌晨4点,休息一个半小时,又起来备战,那种激情、那种拼搏的精神是前所未有的。从评审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我们只有一个目的:既然责任及任务已经降落在我头上,再苦也要完成,再累也要坚持。
3、神经外科6A病区
郑锦娟护士长和林春梅护士一心一意为了迎接评审,把孩子送回老家照顾,但有时我们依然能从她们红红的眼睛中看到曾哭过的痕迹;还有人带病上班,还有人吃住都在医院,身上时刻穿着工作服,时刻待命,饿了就随便吃点,困了就在科室找个地方睡会,随叫随到....我们不敢外出,每天背各种制度,开各种讨论会,做着各种改变。有时工作到凌晨三四点,睡三个小时后接着工作,睡熟中,还怕会错过重要的通知。虽然为了评审,我们付出了很多汗水,心血。但是,我们也学到了很多,从思想、行为、自我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4、神经内科7A病区
回想起为JCI认证做准备的日子,医院做了很多的改变,从环境、护理、医疗感染、卫生到后勤。在这期间我们每个人都付出许多,起早贪黑,完成所有的革新任务。JCI的通过不仅是对我们医院全方位的认可,也是对我们这段时间所付出汗水与努力的肯定。JCI认证给医院所带来的不仅是医院服务质量及病人安全保障的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也将得到全面的提升。而在这个不断学习、改进、再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每一个人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使我们受益匪浅。
个人
JCI期间,她的那些“事”
JCI评审期间,全院上下戮力同心为此付出了大量的辛劳与汗水。那段煎熬的时光也在大家整个职业生涯中留下刻骨铭心的回忆。而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为此付出的辛酸与苦楚更是无以言表,我们无法体会,却看得真真切切,现在让我来说说我科赵宇兰同志的那些事吧。
JCI评审需要大量的书面文件及众多的标识都需要英文版,还有翻译工作,院里就交给了赵宇兰同志。自JCI认证冲刺伊始,她就加入了备战小组的阵营,由于家住的比较远,加班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最后一班地铁的运行时间。而每每到家已近凌晨,家人因为担心没回家的女儿,无法安然入睡。白天的工作没做完,她又会把剩余的工作带回了家。由于评审需要的英文版文件专业性强且篇幅较长,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查询、校正和润色,她也为此付出了整个评审前期所有的周末时光。结束了一整天忙碌的工作,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坐上了地铁倒头倒头就能睡,又怕担心自己坐过站,时不时还要睁眼看看到那了。月光下的孤影,小小的身躯下到底承担了多少责任与使命,我们不得而知,看到她对工作的认真热情,而对生活又充满希望,深深触动着我们,这种正能量也感染着我们,有此等同科室同事甚好,你说呢?(中医科 王伟)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现如今,JCI三个英文字母对于每一个蓝十字人来说,已不再是简单的三个字母,他是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是一种没有较好、只有更好的追求。回想认证前的培训、开会、讨论、争执、巡检、改进,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走过灯火通明的夜,见过晨光熹微的星,有太多的感动时刻需要去记录,有太多的感悟需要去书写,有太多的心里话想去倾诉,若只能浓缩成一句话,我还是引用“不经一番寒彻骨 怎得梅花扑鼻香”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五味杂陈吧。我要学习梅花之精神,不怕艰苦,勇于担当,把JCI的内涵、标准、精神继续坚持与发扬,落实于日常的工作中并慢慢养成习惯,注意细节,不断总结,持续改进,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满意的医疗服务,散发出属于自己的清香。(医保办 朱细海)
经历过,哭过,也笑过,
蓝十字人都是好样的,
JCI精神!Never S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