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进展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9月11日下午,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教研室开展了第六期学术交流活动。医院神经内科五病区主任李振并围绕帕金森病药物治疗的选择,结合临床经验,进行了深入解读。
药物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
李振并主任首先介绍了帕金森病的定义和发病机制。帕金森病又称震颤性麻痹,1817年,英国医生James Parkinson首先对此病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同时患者可伴有抑郁、便秘和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
根据《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帕金森病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疗法、心理疏导及照料护理等。其中,药物治疗为首选,且是整个治疗过程中的主要治疗手段,手术治疗则是药物治疗的一种有效补充。
用药原则:不求全效,细水长流
李振并主任介绍,目前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很多,其中常用的药物有:
1.抗胆碱能药物,代表药物:苯海索(安坦);
2.多巴增强剂,代表药物:金刚烷胺;
3.多巴类药物,代表药物:左旋多巴、美多芭、息宁等;
4.多巴胺受体激动剂,代表药物:普拉克索(森福罗)、吡贝地尔(泰舒达);
5.单胺氧化酶B(MAO-B)抑制剂:司来吉兰;
6.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恩他卡朋(珂丹);
7.神经保护剂:神经节苷酯、维生素E等。
然而,对于帕金森病患者来说,这并不是疾病治疗的“幸福全家桶”。李振并主任解释道,帕金森病是一种伴随患者终身的疾病,需要终身治疗。同时,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又强调个性化治疗,不同阶段用不同的药物,不同患者用不同的药物。
《中国帕金森病治疗指南》中明确,帕金森病提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症状,尽可能延缓疾病进展。用药基本原则是坚持“剂量滴定”,以避免产生药物的急性副作用,力求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李振并主任指出,早期大剂量给药,虽然能使帕金森病短期症状得到改善,但后续副作用比较明显。因此强调低剂量起始治疗,不求百分之百改善,但争取实现长期稳定的疗效,也就是“不求全效,细水长流”。
▲ 孙晓江主任作总结发言
短短一小时的授课讲解立足临床,干货满满。神经内科学科带头人、神经内科教研室主任孙晓江在总结发言时指出,帕金森病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根据患者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医生的临床业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希望大家共享经验,跨科协作,在学习中成长,在实践中提升,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有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是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医院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神经内科教研室举办的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是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重要环节,为临床医生进行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助于培养更多的医疗人才,提高临床科室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