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建党百年,寻红色足迹——蓝十字脑科医院党支部开展赴井冈山学习红军精神主题活动

2021-06-29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西江月·井冈山》

——毛泽东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庆建党百年,传承红色基因,值此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之际,6月25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党支部书记朱敏带领医院党员同志们开启“红色之旅”,一同前往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的井冈山,感受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新时代下全身心接受一次“洗礼”。

  历史背景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湖南、江西两省边界罗霄山脉中段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滕代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到宁冈井冈山,创建以宁冈县为中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从此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在这里孕育的井冈山精神,激励了无数英雄儿女前赴后继,从此,中国共产党逐渐走向成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第一天:黄洋界上炮声隆 实地感受心震撼

▲ 井冈山火车站

  伴随着晨曦阳光,6月26日清晨,我们抵达了井冈山,首先来到了黄洋界哨口,瞻仰黄洋界保卫战纪念碑,参观哨口营房等。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很多人是通过毛泽东写于1928年秋的《西江月·井冈山》才开始认识井冈山的。这首词描写了井冈山根据地军民第二次反“会剿”的关键一仗——黄洋界保卫战。毛主席在《井冈山的斗争》一文对此役的评价:“八月三十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趁我军欲归未归之际,攻击井冈山。我守军不足一营,凭险抵抗,将敌击溃,保存了这个根据地……”黄洋界保卫战不是简单的退敌成功,而是保卫了井冈山,保卫了根据地,捍卫了一种革命实践,捍卫了一条革命道路,即井冈山道路。井冈山是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转折地,是培养他军事天才的最初摇篮,也是他作为伟大诗人的难忘起点。1965年5月,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千里来寻故地”。他抚今追昔,豪情满怀,奋笔写下了《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和《念奴娇·井冈山》。

▲ “踏寻红色足迹,弘扬井冈山精神”

  随后,我们来到了朱德挑粮的山路,参观了小井红军医院,朱德、毛泽东旧居,仿佛看到了多少英烈抛头颅、洒热血、坚定信念,胸怀大志那种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和革命精神。

  晚上我们又一同前往红军剧场观看当地百姓演绎的革命剧目,当放起《映山红》的歌曲时大家情不自禁一起唱起来,令人无比动容。

  第二天:缅怀革命先烈 重温入党誓词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北山烈士陵园,陵园由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堂、碑林、雕塑园、革命烈士纪念碑组成。在朱敏书记的带领下,我们在此地缅怀革命先烈,重温入党誓词。

▲ 井冈山

  午后我们参观了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看到了许多实图实物,更深刻地了解了那段峥嵘岁月,真真切切地体会到革命的“九死一生”和艰苦卓绝。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此行我们收获颇丰,尤其是革命精神令人钦佩。

  弘扬井冈山精神 树新时代党员楷模

  井冈山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也是我们年轻党员应当学习与实践的精神,我们要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的美好生活,只有在党的带领下我们团结一心,才能攻坚克难,开拓未来。作为新时代下新青年的我们也应当传承老一辈的革命精神,秉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有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亮,习总书记曾勉励广大医务工作者要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精神,作为其中的一员,我们应将此牢记于心,关心服务好我们的每一位患者,为他们减轻病痛的苦恼,带去更多的健康。我们也当密切联系群众,团结同事,关爱他人,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能多给予他人帮助,做到有需要时党员冲在前面,有困难时党员能够排忧解难,切切实实地走进群众中去。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这次井冈山之旅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美好的回忆,更激励我们继续前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的健康卫生事业奋斗。

上一篇:公益活动 | “柏闻一见”企业家论坛定点服务日顺利举行

下一篇:迎建党百年 启航新征程 |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党支部顺利完成换届选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