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学术副院长兼4F脑血管病科主任席刚明教授,当选为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此项荣誉任命,不仅是对席刚明教授个人专业能力与学术贡献的充分肯定,也标志着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在神经介入领域的学科建设与学术影响力获得业界广泛认可。

▲ 席刚明教授当选上海市社会医疗机构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席刚明,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1988年6月大学本科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1997年6月硕士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2010年6月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2010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1年,以人才引进方式进入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工作,担任神经内科主任。曾受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市临床研究中心教授,是上海市徐汇区高层次人才(院士)服务团队成员。席教授长期在三甲医院从事神经病学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临床专长方面,席教授擅长脑血管病介入治疗、定向软通道救治高血压脑出血技术以及眩晕类疾病诊疗技术。在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桥接治疗、颅内外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术、颅内外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静脉窦血栓形成微导管接触溶栓术、静脉窦狭窄支架置入术;脑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脑动脉瘤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脑动脉瘤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术;脑动静脉畸形填塞术、颈动脉支架成型术、脊髓动静脉畸形栓塞术、脑出血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引流术,以及对眩晕类、疼痛类疾病诊疗等方面有独到之处。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席教授还潜心钻研学术,先后主持或参与省、市科研课题20项,有173篇论著发表,其中11篇被SCI收录。获省市级重大科技成果15项、省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明专利15项,其中1项荣获上海市优秀发明铜奖。并担任上海市医师协会第一届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第二届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眩晕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规范化诊疗上海基地副主任,上海市康复医学会第五届神经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 席刚明教授在开展学术讲座
脑血管病科作为医院“323学科建设计划”3.0版中“重中之重”的建设学科,已在多年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席刚明教授作为学术副院长兼脑血管病科主任,在学科体系构建、技术创新与团队建设中发挥核心作用。
在他的带领下,科室常规开展各类脑血管病的预防与综合治疗,以神经介入为核心,紧盯国内外前沿技术,目前已成熟开展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WEB颅内扰流装置置入术、“零交换”技术治疗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OCT在脑血管病诊疗中的应用、脑心同治、BASIS技术开通颅内动脉闭塞及颈动脉闭塞等先进术式,致力于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的脑血管病诊疗高地。

▲ 席刚明教授(左一)在为患者手术
席刚明教授表示,将以此次当选为新起点,积极参与专业委员会各项工作,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临床经验与前沿技术共享,助力提升区域内神经介入医师的整体诊疗水平,为更多患者提供更优质、安全的医疗服务。
此次席刚明教授的当选,将进一步增强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在神经介入领域的影响力,并为医院与同行机构间的协作交流创造更多机遇。医院将继续秉持“服务患者、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宗旨,为“健康中国”与“健康上海”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