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脑神经疾病,以一侧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烈痛为主要表现,国内统计的发病率52.2/10万,女略多于 男,发病率可随年龄而增长。三叉神经痛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右侧多于左侧。该病的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闪电样、刀割样、烧 灼样、顽固性、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说话、洗脸、刷牙或微风拂面,甚至走路时都会导致阵发性时的剧烈疼痛。疼痛历时数秒或数分钟,疼痛呈周期性发作,发作间歇期同正常人一样。
三叉神经痛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包括脑部占位性病变和血管压迫,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西医至今尚无明确的定论,而中医认为属于肝肾问题。
性别与年龄:年龄多在40岁以上,以中、老年人为多。女性多于男性,约为3∶2;
疼痛部位:右侧多于左侧,疼痛由面部、口腔或下颌的某一点开始扩散到三叉神经某一支或多支,以第二支、第三支发病最为常见,第一支者少见。其疼痛范围绝对不超越面部中线,亦不超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偶尔有双侧三叉神经痛者,占3%;
疼痛性质:如刀割、针刺、撕裂、烧灼或电击样剧烈性疼痛,常人难以忍受甚至痛不欲生;
疼痛的规律:三叉神经痛的发作常无预兆,而疼痛发作一般有规律。每次疼痛发作时间仅持续数秒到数分钟骤然停止。初期起病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亦长,数分钟、数小时不等,随病情发展,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逐渐缩短,疼痛亦逐渐加重而剧烈。夜晚疼痛发作减少。间歇期无任何不适;5、诱发因素:说话、吃饭、洗脸、剃须、刷牙以及风吹等均可诱发疼痛发作,以致病人精神萎靡不振,行动谨小慎微,甚至不敢洗脸、刷牙、进食,说话也小心,惟恐引起发作;
扳机点:扳机点亦称“触发点”,常位于上唇、鼻翼、齿龈、口角、舌、眉等处。轻触或刺激扳机点可激发疼痛发作;
表情和颜面部变化:发作时常突然停止说话、进食等活动,疼痛侧面部可呈现痉挛,即“痛性痉挛”,皱眉咬牙、张口掩目,或用手掌用力揉搓颜面以致局部皮肤粗糙、增厚、眉毛脱落、结膜充血、流泪及流涎。表情呈精神紧张、焦虑状态;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微血管减压术和CT定位射频热凝术治疗三叉神经痛。
一、微血管减压术
微血管减压术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治疗的重要方法。1967年由Jannetta教授首次提出,手术适应症包括:经影像学检查确认三叉神经为血管压迫者; 其它治疗效果差愿意接受手术者;压迫三叉神经产生疼痛的血管称之为“责任血管”。手术全程在显微镜下进行。绝大多数患者术后疼痛立即消失,并保留正常的面 部感觉和功能,不影响生活质量。
二、CT定位射频热凝术
CT定位射频热凝术是一种微创伤性神经毁损疗法。其在大型高精度CT监测下,诊断明确、定位精准,能针对病因,分支治疗,针尖不损伤其它神经,安全性显著提高;在局部麻醉及CT引导下,行运动及感觉测试,判定针尖是否到达受累的神经分支,确定后,利用CT定位射频热凝术使病变神经不再传递疼痛。
上一篇:揭秘“天下第一痛”的正确治疗方法
下一篇:三叉神经痛的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