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回到了久别的家,回到了与子女相处的日月中。这些小护士,都是我们想象中的小女儿,特别亲切。
这天,一封由患者及家属联合署名的表扬信和一面簇新的锦旗,被送到了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神经内科李世平主任的办公室。一张普普通通的A4纸,因为密密麻麻的字迹而有了温度,字里行间都饱含深情;新崭崭的锦旗是对医德医风的最大肯定,整个神经内科病区的医护人员都为此倍感自豪。
虽然字迹有些歪斜,却饱含真情
斜穿大上海 与死神赛跑
1个月前的一天,家住杨浦区的曹大叔起床时突感头痛头晕、“天旋地转”,左半边身子麻木得不能动弹。老伴在一旁急得手足无措,心里猜疑着不会是“中风”了吧。全家人紧急总动员,七手八脚地把曹大叔紧急送往附近的一家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曹大叔被确诊为突发脑梗死,情况比较危急,需要立即进行救治,稍有拖延后果不堪设想。
结果,当一家人火急火燎地办理入院手续时,却被告知医院床位不足,无法保证第一时间开展治疗工作。人命关天,曹大叔已经年逾六旬了,一家人谁也不知道他还能再坚持多久,谁也不愿意把希望赌在无谓的“等待”上。在旁人的推荐下,全家人一合计,一刻也不能耽搁,送曹大叔去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杨浦区在上海的东北角,蓝十字脑科医院在上海的西南部,必须斜穿整个大上海。为了救人,唯有抢时间,不惜一切代价,跟死神赛跑。
生死一线 对症施治终平安
李世平主任和团队成员分析病情
被送到蓝十字脑科医院后,针对曹大叔的突发病情,以李世平主任为首的神经内科专家团队立即开展了诊疗工作。通过核磁影像检查后发现,曹大叔右侧大脑深部多发急性小梗塞,右侧大脑中动脉一分支部分存在闭塞可能,右侧大脑后动脉局部狭窄。随后,通过DSA脑血管造影(被誉为脑血管疾病诊断“金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曹大叔右侧大脑中动脉M2段上干慢性闭塞,双侧颈动脉及椎动脉多发斑块。
明确病情后,李世平主任第一时间为曹大叔拟定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经过一个月的药物、中医、康复、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后,大叔终于转危为安,恢复了生活自理能力。
康复后的曹大叔谈到,退休前一直从事驾驶员的工作,长期的车马劳顿,不仅得了颈椎病还有高血压,尤其最近半年经常情绪低落,也不愿意和人打交道,晚上还失眠多梦,感觉像是到了“更年期”,谁也没想到最后结果会这么严重。
贴心护理 收获联名表扬信
在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治疗的这段时间,除了对李世平主任的感激,最让曹大叔感动的,是那些一直陪伴在他身边,无私奉献的医护人员。
“入院第一晚,据说是病情最危险和最关键的一夜。”曹大叔回忆道,“那一夜几乎无法动弹,整个人分外难受,就故意闹情绪不配合医护人员。当天值班的刘奇娜护士不仅没有厌恶、烦躁,反而更无微不至地给我提供照护。”
跟曹大叔同病房的病友也说道,为了帮助曹大叔排尿,小刘先用手机播放流水声,试图引起排尿反射但没有成功。小刘又帮他按压腹部(护理常规标准方法),最后终于解了曹大叔的“燃眉之急”。当时,曹大叔因为憋尿难受也发了一些小脾气,小刘不仅默默承受着,还不时就排尿给他鼓励和引导,这让病房里所有的病友心里既不忿又感动。
护理工作中的刘奇娜
在这张普通A4纸写就的表扬信最后,与曹大叔的签名并列的,是同住一间病房的另外两名患者的签名。他们也想借着这个机会,对李世平主任、对刘奇娜以及整个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
4楼神经内科病区团队合影
事实上,像刘奇娜一样的护士在蓝十字还有很多很多,她们奋战在临床第一线,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南丁格尔誓言。每一天,她们都在用行动为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德信为本,精医于民”的院训填写美丽的注解。
相关链接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卒中,中医称之为卒中或中风。脑梗死是由各种原因所致的局部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进而产生临床上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脑梗死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因而通常所说的“脑梗死”实际上指的是脑血栓形成。
此文章仅作为临床学术研究、学术交流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