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肿瘤,尤其是原发性脑瘤和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一直是诊疗难度较大的疾病之一。据柳叶刀子刊《神经病学》(Neurology)研究文章显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脑肿瘤的发病及死亡人数双双位居第一,脑肿瘤防治任重道远。(来源:《科技日报》)
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放疗科王晓东主任介绍,脑瘤是大众对于颅内肿瘤的俗称。颅内肿瘤是指发生于颅腔内的神经系统肿瘤,包括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脑膜、生殖细胞、外周神经等的原发性肿瘤以及自其他系统颅内转移而来的继发性肿瘤。脑肿瘤的分类非常复杂,常见的种类包括:
胶质瘤
为最常见的神经上皮组织肿瘤,约占颅内原发恶性肿瘤的80%。根据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指南,胶质瘤可分为Ⅰ-Ⅳ级,随等级升高,肿瘤恶性程度增加,预后趋差。
脑膜瘤
起源于脑膜及脑膜间隙衍生物的良性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20%,生长慢,病程长,因肿瘤呈膨胀性生长,患者多以头痛和癫痫为首发症状。
听神经瘤
即前庭神经施旺细胞瘤,因其绝大多数起源于前庭神经施旺细胞得名,听神经瘤是其俗称。该类肿瘤为良性,大多为单侧生长,占颅内肿瘤的8%-10%。
蝶鞍区肿瘤
以垂体瘤为例,是起源于腺垂体的肿瘤,多数为良性。多表现为垂体瘤压迫和内分泌异常相关的症状。
脑转移瘤
脑转移瘤又称为颅内转移瘤,是颅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顾名思义,这种脑肿瘤是身体其他部位的恶性肿瘤转移到颅内。
由于肿瘤生长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一旦侵袭压迫脑组织和神经等,可依侵袭压迫部位的不同,表现为颅内压增高和各种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呕吐、对侧肢体运动和感觉障碍、言语功能障碍、视觉听力障碍甚至缺失、癫痫等,使患者痛苦不堪。若不及时干预治疗,可因颅内压持续增高导致患者昏迷,甚至发生脑疝而危及生命。
王晓东主任介绍,脑肿瘤的发病原因至今仍不清楚,目前能做到的就是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当发生头痛、呕吐、视力、听力、语言或运动障碍等异常时,应及时前往专业医院就医。
如果患者被诊断为脑肿瘤,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很多时候,一些患者即便完成了肿瘤切除手术,仍然需要接受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不是已经做过手术了吗?为什么还要放化疗?”不少人有着这样的疑问。
王晓东主任解释道,当脑肿瘤生长得较大,或已产生侵袭压迫症状时,应首先考虑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方案需根据肿瘤所在部位、性质和患者个体情况制定。低级别的、良性肿瘤多数可完整切除,不需要放疗和化疗。但高级别、恶性的脑肿瘤与脑组织往往边界不清,手术难以全部切除,恶性程度高,因此需要通过放、化疗等手段控制肿瘤生长。
此外,如果肿瘤生长于重要的脑功能区,那脑肿瘤切除的时候要考虑保护功能区脑组织,在无法实现肿瘤全切的情况下,术后往往也需要进行相应的放化疗。
恶性肿瘤致瘫 术后放疗恢复生活自理
年过七旬的浙江患者蔡先生(化名),因反应迟钝、言语模糊等神经功能症状,于2020年9月在外院就医检查,发现左侧顶叶囊实性占位,且与脑组织边界不清。结合患者甲状腺癌病史及影像学表现,考虑为脑转移瘤。不久之后,患者出现单侧肢体偏瘫,无法运动。患者在外院接受了左侧顶叶肿瘤切除。由于脑转移瘤为恶性肿瘤,医生建议其通过放射治疗,控制肿瘤生长。
经亲友推荐,蔡先生来到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放疗科,寻求进一步治疗。放疗科王晓东主任团队随即为患者完善相关检查,在患者入院当天就给出了治疗方案,跟家属沟通并取得签字同意后即着手开始治疗。经放射治疗后,患者的神经功能障碍症状较前明显改善。
经过一段时间住院康复,原本偏瘫的蔡先生可以自己正常吃饭、下床行走了。“送进来的时候他的情况很糟,没想到1个月的时间能恢复得这么好,真的非常谢谢你们!”出院时,患者家属由衷地向王晓东主任团队表示感谢。
王晓东主任提醒,生长于脑部的恶性肿瘤往往病程短、进展快、危害大。目前国内外对颅内恶性肿瘤的治疗多采用手术、化疗、放疗、X刀、γ刀等方法。病人适合哪种治疗方法,需要根据病情而定。治疗必须树立“个体化、综合化”的观念,只有通过多学科合作的力量才可能达到满意的效果,根据每一位患者制定个体化、综合化的治疗方案,并且要通过长期跟踪、定期随访,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生命的目标。
为更好满足肿瘤患者治疗的需求,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引进了高端的放疗设备——瑞典医科达Synergy数字化直线加速器,这是一款具有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能力及容积旋转调强(VMAT)治疗能力的高端放疗设备,可以达到“三精”(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为特征的高能X射线放射治疗。可满足现代放疗时代的技术需求及高级应用,如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立体定向放疗(SRT)等;在较大限度保护正常组织及器官的情况下,提高对肿瘤的照射剂量,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的安全性,达到精确放射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