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科研 育人才|这堂“第一课”为何如此重要

2019-09-05 来源: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

  这两天,各大、中,小学校学生迎来了新学期开学“第一课”。9月3日下午,一堂特殊的“第一课”,也在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一楼会议室开讲了。为提升医务人员的科研能力,调动科研项目申报积极性,规范科研课题申报,医院开展了科研课题申报辅导培训,郭俊艳副院长作专题讲解,部分临床科室和职能部门负责人、课题项目牵头人参加培训。这标志着医院在学科建设的漫漫征途中,又迈出了重要而坚实的一步。

  积极参与 申报踊跃

  2018年2月,同济大学与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共建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授牌,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正式挂牌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同济大学将把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的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利用其资源优势,把蓝十字建设成为集医疗、科研、教学功能为一体的专业化、高品位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作为同济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筹),医院始终重视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今年,医院推出了《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教学科研管理办法》(试行),鼓励临床科室针对临床难点、热点问题开展临床研究,医院每年组织评审。通过激励机制,对院级立项课题给予资助。

  截至9月3日,医院已收到课题申报17项,部分临床科室青年骨干还牵头申报了多个项目,大家对临床科研的热情可谓空前高涨。

  ▲ 郭俊艳副院长作辅导培训

  去芜存精 扎实推进

  科研和临床密不可分,医学科研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临床。郭俊艳副院长指出,立足临床,发现问题,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是设立院级科研课题的初衷。科研能力是临床医务人员的重要业务能力之一。由于临床工作繁忙,对于广大中青年医护人员来说,如果缺少系统和专业培训,在着手课题项目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大的困扰。

  在整个科研环节中,课题申报书的质量,往往决定项目能否通过评审。“不求大而求专,不求多而求精”——郭俊艳副院长通过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详实的案例分析,重点讲解了如何选题、如何规范撰写课题申报书。短短一小时的培训干货满满,部分课题项目牵头人在会后还就具体问题与郭俊艳副院长开展了探讨交流。待课题申报书修改完善后,医院还将组织答辩论证,确定立项课题,给予资助并全程跟踪管理。

  ▲ 部分科室负责人和课题项目牵头人认真聆听

  ▲ 郭俊艳副院长与部分课题项目牵头人交流

  今年以来,上海蓝十字脑科医院持续推进学科建设向纵深发展,部分骨干人才已在国际国内学术舞台崭露头角。其中,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静波、脑血管病科主任张琪发表的学术论文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简称SCI)收录。张琪主任的科研课题《AIBP介导的胆固醇流出在静脉高压性脑病中的关键作用研究》,获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临床研究专项计划资助。

  院级科研课题的设立,能让更多临床医务人员提高科研能力,为今后申报区级、市级乃至更高级别的科研项目打下扎实的基础。医院还将建立青年人才库,致力于培养和造就一批又一批的医学人才。从而进一步加强医院学科建设,提高临床科室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上一篇:“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 却常被当做牙痛

下一篇:出现幻听如耳鬓厮磨般——颞叶癫痫发作前兆